软件发展的三个阶段及特点
软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
从第一台计算机上的第一个程序开始到实用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出现以前是计算机软件发展初期。这个阶段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比较窄,主要是科学与工程计算,处理对象为数值数据,以个体方式使用机器(或汇编)语言编制程序。第一阶段只要研究科学计算程序与工程计算程序、服务性程序和程序库,人们对与程序有关的文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点考虑程序本身。
2、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后期)。
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出现到软件工程提出以前是软件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研究对象增加了并发程序,并着重研究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译程序、操作系统以及各种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处理能力得到加强,设计和编制程序的工作方式逐渐走向合作方式。
3、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软件工程提出以来)。
由于大型软件的开发是一项工程性的任务,采用个体或合作方式不仅效率低、可靠性差、而且很难完成任务,只有采用工程方法才能适应高效率高质量编制软件的需求,因而在1968年的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学术会议上提出的软件工程的概念。40多年来,软件领域的工作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
软件发展的三个时期及其特点:程序设计程序,系统软件,工程软件,所指程序程序及说明书程序、文档、数据程序设计语言汇编及机器语言高级语言软件语言软件工作范围程序编。
学软件开发好还是网络工程好,现在正在选择中
软件开发和网络工程,孰优孰劣,因人而异。
首先,正视软件开发的方方面面
1、正确认识软件开发的复杂性。根据编程语言分类,包括c,c++,java,python等。而一类语言,又会区分前端开发内容和后端类编程。同时,一种语言,语言的基本编程语法,只是占了编程学习知识体系的30%知识面,要想在软件开发行业分一杯羹,需要学习熟悉对应相关技术,例如为了开发实现良好的socket应用,需要熟悉基本的网络知识;为了实现高效的数据性能,需要了解数据库的运行原理等。软件开发的知识体系,似乎变得错综复杂。当然,软件开发不是一个人的事,但是掌握必要的知识,成为优秀中的一员,还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
2、了解岗位职责的分类。软件开发,是一个团队分工的系统工作,分为需求分析、架构设计、软件编码、测试、交付等。很多人,对软件的理解停留在软件编码上,所以需要对软件开发的分工有正确认识。
其次,了解网络工程的前景
1、网络工程的知识体系
当前网络行业知识体系,比较闻名的非思科和华为莫属,两者都建立了NA,NP, IE这样的网络技术认证体系,为网络工作者提供了清晰的学习路径。
2、网络工程的人员流转
网络工程的从业人员,主要区分为2大类,一类是网络设备供应商,类似思科,华为,爱立信等行业巨头,他们服务于各行各业;另外一类,就是加入电信运营商,包括移动,电信,联通等,开展基础的网络建设维护工作。
最后,结合个人优势
俗话说得好,“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喜欢一个行业没有问题,但是是否适合一个行业,是值得思考的。在一个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很容易碰到天花板,限制自身的发展;而选择一个自己擅长的领域,更容易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赢得竞争优势。
说在最后
软件开发和网络工程,没有好坏之分,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判断那个更适合自己,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到各科技园区去感受下他们的生活,去各大技术论坛听取他们的心声。用一句俗话结束,那就是”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问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