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要我开发一套软件,版权,著作权,专利属于谁
首先,版权是欧美国家的说法,我国称为著作权,二者的意思大体一样,专利权需要当地的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 其次,要考虑的是你开发的软件是否属于职务作品。根据著作权法第十六条“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 (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 (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即看你开发软件是否主要是利用你公司所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例如公司提供的资金,设备和资料),并且开发出来的软件由他们承担责任,如果是,那么就属于职务作品,你有要求一定奖励的权利。 更详细的看我国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十三条“自然人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中任职期间所开发的软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软件著作权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对开发软件的自然人进行奖励: (一)针对本职工作中明确指定的开发目标所开发的软件; (二)开发的软件是从事本职工作活动所预见的结果或者自然的结果; (三)主要使用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金、专用设备、未公开的专门信息等物质技术条件所开发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软件。” 至于申请专利,如果属于职务作品,那么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你公司有权获得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向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
app账号注销法律规定
12月1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50款App账号注销及自动化推荐退订测评报告》显示,50款App中有20款App不同程度存在未注明注销条件、注销条件设置不合理、无法通过App直接注销等问题。
“上船容易下船难”,这是许多消费者对于App最直观的感受。消费者只需要填写简单的个人信息,就能实现“一键注册”。但当消费者想要注销App账号时,却是难上加难。一些App要么找不到注销选项,要么流程复杂、门槛重重。
事实上,注销App账号是消费者的法定权利。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电子商务法等也都有明确要求。然而,从此次的测评报告来看,4成App仍不同程度存在账号注销难题。
App注销难归根到底不是技术原因,而是运营商为了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但无论如何,App注销难不仅侵害用户权益,剥夺用户消费选择权,而且可能威胁到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增加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必须严厉依法整治。一方面,要针对App注销过程的新障碍,不断细化相关法律法规,有针对性地见招拆招,防止企业和运营者钻空子;另一方面,明确注销服务标准,规范各类App注销功能。同时,不妨把那些屡屡违规的App以及运营商列入“负面清单”,发动社会力量一起监督,打碎一些企业的“小算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